您目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建筑工程识图》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钢筋铁骨”结构施工图识读与制作

结构施工图钢筋平法识读一直是《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中重难点内容,单纯借力虚拟仿真软件及建筑模型的观看,虽能在短时间内能达到较好的直观展示,但难以让钢筋算量知识点入脑入心,因疫情管控及工地安全等多方面考量,建筑工地外出实训短期难以实现。结合相关1+x证书及比赛需求,利用钢筋模型室比例微缩模型,让学生在钢筋构件制作过程中真正学通学精钢筋平法知识。

一、做法

(一)课前教师通过钉钉直播平台规范讲解示例,学生熟悉平法表达及制作要点。

(二)课中,学生成立小组方式,针对柱、梁、板、墙及节点详图等不同构件,对照标准模型及16G101图集进行钢筋下料、选配、绑扎,在此过程中,教师旁站指导并检查规范性。

 

(教师检查剪力墙设置厚度)

 

(严格按照图纸图集间距绑扎)  

(扎丝处理及下料)


(三)教学团队教师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作品点评及讨论,找出难点及整改问题。


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团队研讨

(四)课后,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建模,验算对比操作过程钢筋的浪费与节约,以积累算量经验,解决难点问题。

虚拟仿真算量软件对比验算

二、创新

(一)小场地大作为,真实情景体验劳作,解决实训场地缺乏问题。

(二)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形式下,直观感受钢筋铁骨中的快乐。

三、成效

(一)通过钢筋模型室规范制作构件模型的要求,让学生主动翻看枯燥图集及相关规范,养成安全操作、文明施工的职业意识

(二)教学环境开放性,增加团队实操环节,提升了学习动力,活跃了班级沟通氛围。

四、思考

(一)目前这类实训室在试点阶段,用于小规模开展教学实操环节,场地面积有一定局限性,如若扩大场地可吸纳相关社会工种培训。

(二)目前在实操过程中学生评价缺乏专业标准,教师评价具有一定主观性,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发一款智能化评价工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