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研室深度研讨《建筑构造》—— 筑牢教学基础,精心打磨课程

(通讯员:张健)2024年11月1日(周五)下午2:30,全体教研室成员齐聚会议室1107,共同参与关于《建筑构造》课程的深度研讨会议。会议核心议题聚焦于该课程的全面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具体涵盖以下方面:明确教学目标、精炼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挖掘思政融入点、确立考核要点,同时负责人深入进行课程描述细化、技能点剖析及课程设计方案的创新探索。此次会议旨在通过集体智慧,推动《建筑构造》课程持续优化,确保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在会议上,课程负责人李欣老师率先根据教研室会议要求,进行了内容详实且重点突出的汇报,既全面又精炼。紧接着,课程组的候随和朱颜老师也提出了宝贵建议,他们主张实践教学应不拘一格,提倡利用录播课程进行内部推广,并强调要及时跟进和掌握“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技术及其应用。

会议氛围热烈,各位老师纷纷贡献智慧。担任《建筑识图》课程的王秋菊老师提出,为确保学生深入理解识图知识,应特别注重楼梯、屋顶构件及细部构造的详细讲解。黄格格老师则建议,为使知识体系更为连贯,《建筑构造》课程的章节内容相较于《建筑识图》课程应适当前置。石小波老师建议,在构造教学中融入装配式构造内容,如楼地面叠合板、预制剪力墙及其门窗等构件。王大伟老师强调,应摒弃过时知识点,紧跟新的规范和要求。周阳老师主张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钱俊老师也提出了对教材选定的关注。

教研室主任张健随后指出,教学目标应明确区分“掌握”、“熟悉”和“了解”层次,以突出重难点。教学内容至少应涵盖建筑概论及六大组成部分,至于装配式构造的纳入程度,需进一步由相关任课老师研讨确定。她强调,实践教学应细化到每一节课,思政点不求多而求精,需精心打磨。张主任还着重提醒,所有课程老师及相关课程老师在会议前应充分准备,确保汇报的课程设计方案具有高度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肖院长和钱院长总结强调,会议中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具体且可行,但课程优化工作远未结束。他们要求负责人和课程组老师继续收集各方建议,不断深化和优化课程内容,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