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凝心聚力谋发展 匠心筑基育英才——校领导调研土建学院工法楼建设方案


(通讯员:周阳)为深入推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平台,5月7日,副校长梁学军、教务处处长黄达、实践教学科科长舒文鑫一行深入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就工法楼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开展专题调研。土建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肖开学、副院长钱俊及副科长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高位谋划,明确建设方向

会上,梁学军校长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1-3-3-4"战略要求:锚定"服务随州区域建筑业转型升级"这一总体目标,坚持"对接国家标准、对接社会培训、对接省赛国赛"三重对接原则,严守"不重复、不落后、不闲置"三条底线,做到“真任务、真场景、真过程、真产品”实践要求。他强调,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立足土建类人才培养痛点,为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土建学院副院长钱俊对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功法楼实训基地建设从建设目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特色亮点等方面作专题汇报。他介绍,工法楼以"工法场景+项目驱动"为设计理念,构建"安全受力和构造展示"两大实训体系,涵盖框架、砖混、剪力墙等五大主流结构,基础、主体、屋面、装修等6大分部工程模型,植入276个典型施工节点。教学全覆盖:涵盖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四大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智能建造、装饰工程技术”,覆盖21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总实践课时800课时。培训全贯通:同时能够面向社会开展建筑砌筑、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种培训及鉴定,能承办随州市建设工匠工匠杯比赛,并能为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工匠开展培训,建成后将有效弥补现有实践教学的不足。服务全链条:面向建筑企业、乡镇建设办开展技术培训,年培训能力达5000人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教务处处长黄达对土建学院工法楼建设方案表示肯定,并指出工法楼建设承载着土建学院十余年的期盼,既是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更是破解实践教学瓶颈的关键举措。他要求项目组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统筹做好方案设计、资源整合、进度管控,确保建成集教学实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为学校"双高"建设注入新动能。

院长肖开学强调,工法楼建设是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部署的重大实践,更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社会服务能级的战略举措。他表示,学院将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学校质量工程建设交出土建答卷,为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此次调研标志着学校重点实训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土建学院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原则,全力推进工法楼项目落地,以实训体系革新赋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学校贡献土建力量。

 

(一审:周阳  二审:朱颜  三审:钱俊)